读过的书,走过的路(二)

最近Thanksgiving Day,各种促销,我却呆在家里debug着代码,突然debug就不顺心了,然后鬼使神差败了个AirPods,心情立马大好(果然购物使人快乐)。

今天打算下午去趟超市,只可惜天公不作美,竟然下起了雪,那就呆在家里,再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吧,发点前一阵子去NY City的照片吧。

丹佛的雪

说来也算幸运,居然在丹佛和纽约都碰上下雪,顺便吐槽一下美联航的坑,上个星期从丹佛回来的时候,碰上下雪,航班晚了一点,晚就晚了一点吧,结果晚了一个小时后上飞机,又把我们赶下来,说是飞机故障,最后一直等到下午快5点才上的飞机,然后等空乘交班,一直拖到6点快起飞,到纽约都快12点了。

最近因为有事又去了趟City,每次在City都懵到迷路,但是也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。同时因为去City的话,肯定没法睡懒觉的,车程快两个小时了,所以早上都得七八点起床,因此也能见到早上的风景。在石溪,据我观察,不仅仅是我们组,大部分组的graduate students几乎都是到中午的饭点才过来,晚上五六点就闪人了,而在国内的话,差不多早上十点都来了,晚上十点才走是常态,如果遇人不淑的话,大概率是要过907的生活的。如果这么一比较,国内的博士还是比较苦的。另外据我观察,这里讨论的最多是leetcode,刷题,不敢说99%的phd目标是奔着Google,Facebook这些大厂,但至少也有90%了,毕竟薪水摆在哪里,还是很诱人的。国内的博士们讨论的最多的还是盲审啊,小论文啊之类的,毕竟国内毕业的槛相对还是比较高的。美国的话,基本上没有明文的槛,研究相对自由,但是毕业基本在于导师是否放人,而在国内,到了槛的话,导师不放人,如果多闹闹,满足了硬性条件基本上是可以毕业的。所以前一阵子清华取消博士毕业论文门槛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,正面意见的是跟国际接轨,不再唯论文,反面意见是,学生更苦了,因为学校把毕业条件全部丢给导师,完全就是导师说几篇就是几篇。。。至于什么看法,我觉得不重要,挑个好导师才是最重要。

在我印象中第一次到Stony Brook的时候,真的惊奇这个火车站,没有高大的建筑,搭个台子,立个牌子就叫火车站,有些站甚至连个房子都没有。或许这就是欧美人的风格吧,一切都是那么原生态。

早晨的车站
简陋的站台

纽约的地铁果然是最有特色的,据说上百年的历史,刚来的时候,完全不知道怎么坐,后来大概习惯了,跟Google Maps上走,唯一需要的注意的是按照Downtown,Uptown两个方向来区分的。

纽约的地铁
Penn车站
夕阳下的Huntington车站
反射的阳光
纽约的色彩
雪后

另外不得不提一下,星巴克果然在美国随处可以见到,最便宜的咖啡两刀左右一杯,到国内的乘个汇率,摇身一变成为高端品牌了。在这边呆久了,习惯了中午一杯2.5刀的星巴克当饮料,感觉跟速溶比,咖啡因含量稍微少一点,中午一杯星巴克,晚上十二点照样可以入睡,但是速溶的话,估计不到两三点都没啥睡意。

星巴克

有时候想想,时间真的过的很快,从去年过年,一眨眼一年半就这么过去了,就要回国了,下面去哪儿,何去何从,真的很头疼,人生的前二十年几乎是在家里度过的,后面十年除了在家工作的一小段时间,基本上都是外面度过的,现在有一种心野了感觉,总想出去看看,特别是今年带着师妹投HPC Asia 2020,跟老板说的直白,就是想去日本福冈去玩,要不是时间有限,估计还会去投新加坡的会议吧。

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~~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